| 2025-02-10
无线局域网(WLAN)自 90 年代兴起,凭借自身独特优势,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。它打破了传统有线网络的限制,让用户在信号覆盖范围内自由活动的同时,也能维持稳定的网络连接,极大地提升了网络使用体验。
WLAN 组网技术基础
WLAN 以无线方式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,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相比,优势显著。其具备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,无论是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,还是大文件的快速下载,都能轻松应对;可移动特性让用户摆脱线缆的束缚,在信号覆盖区域内自由接入网络;易扩展性使得 WLAN 能够依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网络规模,从小型办公场所到大型企业园区,都能很好地适配;成本低则体现在免去或减少了大量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与费用。这些优势促使 WLAN 迅猛发展,已成为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之一。
WLAN 组网方式详解
尽管 WLAN 本质是局域网,但在实际应用中常作为基础接入网接入 IP 网络。组网时,用户终端设备(STA)与无线接入点(AP)相连,AP 经由无线接入控制器(AC)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(BRAS)接入 IP 网络,同时,用于安全认证的认证服务器和动态 IP 分配服务器也都处于 IP 网络中。根据 AC 位置的不同,WLAN 网络存在多种组网方式。
直连模式 + 二层组网(直接转发 / 集中转发)
在这种组网方式中,AC 位于汇聚交换机之上,直接部署在整个二层网络与 BRAS 之间,AC 与 AP 属于二层组网模式。因为 AC 处于 AP 与 BRAS 之间,STA 业务数据既可以封装后由 AC 集中转发,也能够直接转发。这种方式下,WLAN 相关业务平台位于 IP 网络中。不过,由于需要将 AC 直接部署在整个二层网络上,对现有网络结构影响较大,一般适用于较小的 WLAN 场景或新部署的小热点区域。比如小型咖啡馆、办公室等场所,网络规模较小,这种组网方式相对简单,成本也较低。
直连模式 + 三层组网(集中转发)
AC 与 BRAS 直连部署,AP 部署在三层网络上,与 AP 之间存在路由交换,属于三层组网模式。STA 业务数据采用隧道封装的方式,由 AC 集中转发,相关业务平台同样位于 IP 网络中。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对网络层次划分较为明确,且需要集中管理和转发数据的场景,比如企业园区网络的部分区域,通过三层组网可以更好地实现网络隔离和安全策略的实施。
旁挂模式 + 二层组网(直接转发)
AC 与 BRAS 旁挂部署,其位置可与 BRAS 在同一个交换网络下,也能在交换路径中的一个交换机下。AC 与 AP 为二层组网模式,STA 业务数据直接经由二层网络卸载,不经过 AC 的数据转发。这种方式部署简单,对现网影响较小,目前在运营商网络中广泛应用于公共热点覆盖,例如商场、车站等公共场所,能够快速搭建起无线网络,满足大量用户的接入需求。
旁挂模式 + 二层组网(集中转发)
与旁挂模式 + 二层组网(直接转发)类似,只是数据转发模式不同,STA 业务数据需经过隧道封装后再由 AC 集中转发。虽然这种部署方式在业务转发延迟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,但通过 AC 对业务的管理,能够为 WLAN 定制一些个性化业务服务,灵活性更高,适用于对网络业务功能有特殊需求的场景,如酒店网络,可通过 AC 实现对不同房间用户的差异化服务。
旁挂模式 + 三层组网(集中转发)
AC 与 BRAS 旁挂部署,AC 与 AP 之间为三层组网,采用集中转发方式。由于 AC 与 AP 之间采用三层组网,AC 可位于城域网区域,实现跨城市区域的 AP 管理和部署。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连锁企业、跨地区机构等,能够实现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 AP 进行统一管理和高效数据转发。
假设你经营一家连锁酒店,为给顾客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,选用蒲公英的 WLAN 产品进行组网。在每个酒店房间和公共区域部署蒲公英 AP,通过旁挂模式 + 二层组网(直接转发)的方式,将 AP 连接到当地的网络,并通过蒲公英 AC 进行统一管理。这样既能保证网络部署的便捷性,又能满足大量顾客同时接入网络的需求,同时通过 AC 的管理功能,还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网络权限,提升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。
拓展阅读
1.AP 和 AC 的作用分别是什么?:AP 是无线接入点,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服务;AC 是无线接入控制器,用于集中管理和控制多个 AP。
2.WLAN 中的安全认证方式有哪些?:常见的有 WEP、WPA、WPA2、WPA3 等加密认证方式,保障网络安全。
3.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的区别是什么?:二层网络基于 MAC 地址进行数据转发,主要设备是交换机;三层网络基于 IP 地址进行路由转发,主要设备是路由器。